為貫徹落實中共哈爾濱市委、哈爾濱市人民政府《人才新政30條》“多角度提升高校畢業生留哈獲得感”政策措施,以促進高校畢業生留哈安心安業為目標,吸引留住各類人才到我市創新創業,近日,哈爾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出臺《哈爾濱市引進高校畢業生申領安家費生活補助實施細則(修訂)》,《細則》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主要內容如下。
為貫徹落實中共哈爾濱市委、哈爾濱市人民政府《人才新政30條》“多角度提升高校畢業生留哈獲得感”政策措施,以促進高校畢業生留哈安心安業為目標,吸引留住各類人才到我市創新創業,近日,哈爾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出臺《哈爾濱市引進高校畢業生申領安家費生活補助實施細則(修訂)》,《細則》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主要內容如下。
為全面承接《新時代龍江人才振興60條》及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道外區積極借鑒先進地區經驗,結合區情實際,制定出臺了《道外區促進人才發展措施16條》,重點突出經濟主戰場,加大高校畢業生和急需緊缺人才、團隊、企業引進力度。
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根據《黑龍江省就業補助資金管理和使用實施辦法》(黑財規審〔2018〕10號)、《關于轉發〈關于做好當前形勢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文件精神,哈市開展2024屆高校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申報工作。
4月26日,由哈爾濱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聚智‘惠’才 ‘職’等您來”——2023年度哈爾濱“丁香人才周”哈爾濱商業大學專場推介招聘活動在學校舉辦。據悉,本次招聘活動共有近100家企事業單位參加,提供崗位300余個,擬招聘人員1400余人,其中事業單位引才52人,哈爾濱商業大學2023屆畢業生和2020級學生積極來到雙選會現場了解情況、溝通意向、投遞簡歷。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好哈爾濱市《人才新政30條》,積極推進《關于開展2023年公共就業服務專場活動》的有序開展,26日,哈爾濱市人力資源服務中心與道外區人社局市區聯動,搭建校企對接平臺,舉辦“就業有位來,筑夢在生態”校園招聘會活動。當天,參加招聘會的100家省內外企業,向4560名在校大學生提供了3200多個就業、實習崗位。
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及省委、市委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市委組織部關于“哈爾濱丁香人才周”活動部署,深入實施市人才新政30條,加快推進人才強區建設,4月26日至27日,道里區攜手哈爾濱商業大學、哈爾濱金融學院,共同舉辦哈爾濱“丁香人才周”(春季)活動,舉辦“‘道’同意合、志在千‘里’”道里區專場招才引智招聘會,廣泛吸引高校畢業生選擇道里、扎根道里、建設道里。
又是一年春光好,逐夢楊帆正當時。4月22日、23日,南崗區攜88個企事業單位、1600余個崗位,相繼走進哈爾濱工程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借“丁香人才周”專場雙選會平臺,向高校學子們發出誠摯而熱情的邀請,兩天共吸引1000余名高校學子參加雙選會,接受意向報名和咨詢600余人次,直播帶崗流量峰值10000余人次。
哈爾濱新區把人才發展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充分把握哈爾濱市《人才新政30條》以及“丁香人才周”重要契機,多措并舉開展春季引才行動。4月22日、23日,哈爾濱新區來到哈工程、哈工大兩所冰城名校開展新區推介,帶著真心愛才、傾心引才的誠意和悉心育才、誠心待才的舉措,誠摯邀請優秀學子做“新區合伙人”,留下“最美奮斗記憶”。
日前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為貫徹落實《人才新政30條》關于“多方位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有關政策,哈市制定大學生創業大賽實施細則。
宣講到一線,政策面對面。4月20日,由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宣講解讀會在哈爾濱銀行總部大廈舉行,為百余家中省直駐哈單位、市屬國有企業及院所細化解讀新政“大禮包”。
4月19日,“聚智‘惠’才,‘職’等您來”——2023年度哈爾濱“丁香人才周”招聘活動在東北林業大學體育館舉行。哈爾濱市農業農村局以及平房區、呼蘭區、五常市、巴彥縣、延壽縣、賓縣等地的166家企事業單位,為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1117個。
4月19日,在哈爾濱市“丁香人才周”上,平房區、哈經開區走進東北林業大學,組織24家重點企業、64家區屬事業單位,共767個崗位參加現場推介活動,立足于本區強勁的實體經濟,為青年人才提供優質的崗位、搭建展現自身價值的平臺,拿出真心實意禮遇人才、營造舒適環境留住人才、打造集聚平臺成就人才。
為“音樂之城”哈爾濱發展助力,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4月15日,哈爾濱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在哈爾濱音樂學院舉辦了“丁香人才周”(春季)專場活動,共組織12家企業和19家事業單位的114個崗位進行現場宣介和人才對接。專場活動準確把握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原則,采取市校協同發力的模式,為高校畢業生提供精準就業服務,選好用好文化廣電和旅游行業人才,全面提升高校畢業生在我市文化廣電和旅游行業的就業率。
為深入實施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落實哈爾濱市“丁香人才周”系列活動,向選好用好各方面人才要發展,尚志市提前謀劃制定活動方案,第一時間成立工作專班,召開人才周專班工作會議,通過制定職責清單,明確任務目標,細化工作措施,壓實工作責任,全方位保障活動開展落實。 充分利用“尚志籍域外高校人才庫”,向廣大應屆畢業生發出“來尚邀請函”,與廣大學子共同“敘鄉情,話未來”。積極動員在哈醫大就讀的尚志籍學子參與招聘活動,鼓勵他們宣傳尚志對人才的求賢若渴。充分利用“尚志黨建”微信公眾號等,加大對“丁香人才周”的宣傳力度,擴大活動知曉范圍,盡全力營造渴望人才、愛惜人才的良好社會氛圍,展現“尚”聚天下才,“志”氣向未來的豪情滿懷。
4月11日上午,2023年度哈爾濱“丁香人才周”(春季)國企招聘專場活動在哈理工大學舉行。市國資委組織14戶出資企業集團遴選了62家國企用人單位,面向16所在哈公辦本科高校廣發“招賢貼”,提供197個用人崗位。活動當天共吸引了近千名應、往屆畢業生前來求職應聘、登記咨詢,現場收到簡歷并達成初步意向364人次。
4月11日上午,2023年度哈爾濱“丁香人才周”(春季)國企招聘專場活動在哈理工大學舉行。市國資委組織14戶出資企業集團遴選了62家國企用人單位,面向16所在哈公辦本科高校廣發“招賢貼”,提供197個用人崗位。活動當天共吸引了近千名應、往屆畢業生前來求職應聘、登記咨詢,現場收到簡歷并達成初步意向364人次。
留才引才、薦才助才、聚才用才。4月7日上午,由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哈爾濱“丁香人才周”(春季)哈師大專場暨哈爾濱“丁香人才周”(春季)啟動儀式在哈爾濱師范大學科學會堂舉行。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冕出席啟動儀式并到人才雙選會現場巡視。
4月6日,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為貫徹落實中共哈爾濱市委、哈爾濱市人民政府《人才新政30條》(哈發〔2023〕3號)“多角度提升高校畢業生留哈獲得感”政策措施,促進高校畢業生留哈安心安業,吸引留住各類人才到我市創新創業,助力哈爾濱全面振興,哈市人社部門制定出臺了《哈爾濱市引進高校畢業生申領安家費生活補助實施細則》。具體如下。
草樹知春不久歸,不知轉入此中來。3月31日正午,暖暖的春光灑進平房區第二辦公區食堂里。頒發人才宣傳大使聘書、發放人才服務聯系卡、贈予平房區(哈經開區)人才新政宣傳手冊、政府相關負責人與企業人才及優秀大學生共進午餐……這一刻,政府暖心愛才的“名片”被進一步擦亮。 搭建“人才日”擴大人才“朋友圈”
為深入實施哈爾濱市《人才新政30條》,按照市人才辦統一安排,近日,市國資委開展“丁香人才周”(春季)活動。活動時間為3月24日至4月15日,主題為:冰城國企“實”位以待,逐夢家鄉“職”等你來。活動中將通過校企協同發力、精準對接,積極為企業人才招引搭建平臺,促進高校畢業生精準就業,全面提升高校畢業生留哈率,強化引才聚才為企服務能力,助推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
3月28日,黑龍江省理工類專業畢業生專場招聘會在哈爾濱理工大學體育館舉辦,來自21個省、市、自治區的217家用人單位參會,提供就業崗位15423個,哈爾濱、廈門、連云港、煙臺等地的人社部門以招聘團形式參會。招聘會上,近70%的用人單位為裝備制造業行業,同時還有建筑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等。用人單位主要招聘理工類專業畢業生,需求覆蓋本碩博三個層次。參加招聘會的學生達1.2萬余人次,投遞簡歷8700余份。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新政“宇”論?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新政“宇”論?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新政“宇”論?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新政“宇”論
為吸引留住各類人才在哈爾濱發展,為建設“六個龍江”、打造“七大都市”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今年2月底哈爾濱市出臺《人才新政30條》有關政策,在高校畢業生留哈安心安業方面,提出一系列補貼政策,確保留在哈市的高校畢業生都能夠享受到人才政策紅利。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新政“宇”論?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新政“宇”論?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新政“宇”論?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新政“宇”論?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新政“宇”論?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新政“宇”論?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冰城新政 才聚業興⑨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冰城新政 才聚業興⑧
哈爾濱市《人才新政30條》發布以來,賓縣緊扣廣泛宣傳、對標承接、全力落實三方面,以政策落實牽動縣域人才工作全面開展,充分發揮政策激勵引導作用,放大政策牽引效能,聚力打造吸引集聚平臺,為縣域發展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2月底,哈市出臺《人才新政30條》,針對高校畢業生留哈安心安業提出了一系列補助政策。目前,補助申報流程采取“全網辦不見面服務”,由各申報單位進行申請人資格初審。初審合格后,登錄“哈爾濱人社綜合服務平臺”(http://www.hrbrsj.org.cn)注冊提交申報信息即可。或到單位所在區、縣(市)人社經辦機構窗口提交材料。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冰城新政 才聚業興⑦
日前,南崗區積極貫徹落實哈爾濱市出臺的《人才新政30條》,以人才新政為牽引,建立多渠道宣傳陣地,立足“多媒體聯動、多渠道傳播,多行業宣傳”,不斷釋放政策引才效能,全力打造全區愛才、重才、惜才、引才良好環境。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新政“宇”論?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冰城新政 才聚業興⑥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新政“宇”論?
3月13日,由道里區政府和哈爾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共同主辦,道里區委組織部、道里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就業服務中心共同承辦的“春風送崗·就在道里”——道里區2023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啟動儀式在道里區民生服務中心前廣場舉行。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冰城新政 才聚業興⑤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新政“宇”論?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冰城新政 才聚業興④
2月底哈爾濱市出臺了《人才新政30條》的有關政策,針對高校畢業生留哈安心安業為目標,提出了一系列有關補貼政策。其中,對在哈企業及市縣鄉三級事業單位全職新引進的統招博士畢業生,給予10萬元安家費和連續3年每月3000元的生活補助;對在哈企業全職新引進的畢業5年內統招碩士生,給予3萬元安家費和連續3年每月2000元的生活補助;對在哈企業全職新引進的畢業5年內統招本科生和技工院校預備技師班、高級工班畢業生,給予連續3年每月1500元的生活補助。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冰城新政 才聚業興③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冰城新政 才聚業興②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冰城新政 才聚業興①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新政“宇”論?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新政“宇”論?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新政“宇”論?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新政“宇”論?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新政“宇”論?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新政“宇”論?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新政“宇”論?
3月10日是哈爾濱市《人才新政30條》施行首日,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舉行了《人才新政30條》政策宣講解讀會暨建立市校聯合辦公機制征求意見座談會。市委組織部、市人才新政宣講團與黑龍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16所高校面對面宣講座談,哈爾濱新區作區校合作推介,并就項目對接合作有關事宜開展溝通。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培育人才的沃土,也是人才集聚的高地。突出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在重點產業和關鍵領域帶動作用、突出提升高校畢業生留哈吸引力、突出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扶持力度……哈市近日出臺的《人才新政30條》,釋放了加強引才留才力度、向選好用好各方面人才要發展的鮮明信號。
“人才始終是實現區域發展、贏得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劉旭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人才新政30條》主動對接融入人才強國戰略,立足建設“六個龍江”、打造“七大都市”戰略布局,以吸引集聚高素質強大人才隊伍為主題,以超常規舉措培養、引進、留住、用好人才為主線,以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為抓手,內容新、舉措實、聚焦準、導向明,將為哈爾濱創建國家吸引集聚人才平臺、打造具有影響力吸引力的全球創新人才集聚地,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新政“宇”論?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新政“宇”論?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新政“宇”論⑩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新政“宇”論⑨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新政“宇”論⑧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新政“宇”論⑦
創業興業,人才為綱。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近年來,省、市十分重視企業技能人才和各類創業人才的培養和建設,通過人才激勵政策加大人才引進培養力度。“建設一批重點領域人才梯隊,支持重點領域以領軍人才為核心形成‘雁陣’”“圍繞重點產業、特色專業和關鍵領域,實施人才梯隊培養工程”“選建一批優秀人才工作室”……哈爾濱市《人才新政30條》的實施,有利于發現人才、使用人才、聚集人才,優化“人才軟環境”拴心留人,讓一批批企業“人才工作室”、創業人才迅速成長。
“《人才新政30條》緊扣中心大局、體現時代特征。”哈爾濱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經濟與管理學院公共管理系教授王健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著力夯實人才資源與人才基礎、加快建強人才承載平臺與發展通道,有利于搶抓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創意設計產業等新賽道,是建設“六個龍江”、打造“七大都市”、構建“4567”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保障。
政策實、干貨多、受眾面廣……《人才新政30條》重磅發布,在哈爾濱新區、醫療衛生系統、教育系統等基層工作人員中引發強烈反響,他們紛紛表示,《人才新政30條》是吸引集聚人才的重大舉措,更是推動哈爾濱振興發展的戰略抉擇,點燃了基層干部群眾的創業激情,讓他們信心倍增、干勁十足,哈爾濱未來可期。
振興發展的基點在創新,人才是創新驅動的核心要素和主導力量,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哈爾濱要實現打造“七大都市”奮斗目標,迫切需要各方面人才加力賦能,推動更多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落地。《人才新政30條》圍繞創新能力、創新主體、創新環境、創新人才建設,聚力推動改善科研基礎條件、優化創新環境、落實科技改革等,以政策創新引領人才創新發展,以政策導向推動創新資源要素聚集,加快創新驅動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人才新政30條》牢牢把握建設‘六個龍江’、打造‘七大都市’的深刻內涵,向選好用好各方面人才要發展,彰顯了哈爾濱注重發揮省會城市引領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的責任擔當。”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林業大學教授李堅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人才新政30條》的出臺,將通過全方位培育、引進、使用人才,推動更多智慧資源、創新要素匯聚龍江大地、助力振興發展。
“對在哈企事業單位等引進的海外人才入選國家級人才項目的,配套給予最高100萬元經費支持。”日前發布的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對支持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作出“重金懸賞”。此舉意味著冰城將圍繞“人才是第一資源”持續擴大開放合作,匯聚全球英才建設“向北開放之都”。
緊扣發展所需,延伸加碼,創新補充。《人才新政30條》在人才引進、使用、服務等方面向深水區更進一步,打通了“第一資源”向產業集聚、向發展集聚的“最后一公里”。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好政策才能發揮出好效果。《人才新政30條》瞄準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將其轉化為工作上的發力點。政策涉及的各職能部門協同發力,目前已配套了68項具體實施辦法,創新機制、打造平臺、優化服務,確保新政能落地、快見效。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新政“宇”論⑥
“高層次人才來哈創業,最高可獲得1000萬元獎勵”“高校畢業生個人創業,最高可獲20萬元擔保貸款”……《人才新政30條》出臺后,在哈爾濱人力資源行業、區縣(市)基層及事業單位引起廣泛關注。大家表示,哈爾濱創新推出的一系列重才、愛才、引才、用才政策,不僅可以解決基層一線人才短缺問題,還極大激發了年輕人才干事創業的積極性,更讓大家對城市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充滿期待。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新政“宇”論⑤
治城安邦,人才是本。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城市,哈爾濱一直在打造“人才高地”。從“一五”時期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吸引大批國內外專家來哈支援重工業企業發展,到“十四五”開局哈爾濱打造“七大都市”,各類企業著力引進人才、培養人才、激勵人才,“人才建設”成為哈爾濱企業發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發展,科技對提高社會生產力的貢獻更加凸顯。哈爾濱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最根本的要靠科技創新。《人才新政30條》緊緊抓住人才這個科技創新最關鍵因素,在培養人才、研發關鍵技術、就地轉化科技成果等方面精準發力,進一步激發人才活力,推進科教資源和發展需要緊密結合,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創新動力。
吸引留住高校畢業生“人才新政30條”補貼力度處于全國“第一梯隊”
“六個優先”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全方位醫療保健服務
以“人才新政30條”推動哈市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哈爾濱新區堅持人才引領發展 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
開辟教育系統急需緊缺人才引進綠色通道 “人才新政30條”助力哈市教育振興發展
哈市將在深哈產業園打造國際人才社區
哈市制定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流程圖”全面提升高層次人才子女就學服務水平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承接落實《新時代龍江人才振興60條》,哈爾濱市制定出臺了“人才新政30條”。2月24日上午10時,市政府新聞辦將召開第二場政策解讀發布會,邀請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衛健委、哈爾濱新區相關領導出席做主旨發布和政策解讀。
“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對教育、科技、人才作出統籌部署,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張國明說,國家強盛依靠人才,人才培養離不開教育。長期以來,哈市聚焦教育的基礎性作用,堅持教育優先發展;聚焦人才的主體性支撐,實施人才引領驅動,具體思路和舉措包括以下幾方面.
2月24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召開“人才新政30條”第二場政策解讀發布會,市人社局局長鄭喆從“人才新政”在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壯大技能人才隊伍、吸引高校畢業生留哈、扶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促進人力資源服務產業發展等五個方面相關政策做主旨發布。
欒楓說,近年來,市衛生健康委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市人才工作要求,將人才隊伍建設融入公立醫院“精專特”發展戰略、融入“大專科、小綜合”建院模式、融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融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新冠病毒感染醫療救治中,確立臨床重點專科24個,建設領軍人才梯隊34個,2家醫院獲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推薦評選出一大批龍江名醫、名中醫、政府特貼獲得者、省市級中青年專家等高層次人才。
張國明說,“人才新政30條”出臺后,教育行政部門將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為人才子女入學做好專屬服務。按照“要優化人才環境,營造重才敬才愛才氛圍,全面提升高層次人才子女就學服務水平”要求,市教育局制定了《哈爾濱市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實施細則》,梳理細化工作流程,制定了哈市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流程圖。哈市高層次人才子女就讀幼兒園、小學、初中的,按照《實施細則》,依據個人申請,在不增加大班額大校額原則下,就近從優統籌安置入學(入園)。在外地就讀高中的高層次人才子女申請轉學到哈市就讀的,根據與原就讀高中階段學校等級相當的原則,依規對等協調優先安排入學。
哈爾濱新區六區疊加,在人才工作中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在實現率先晉位升級方面,有哪些做法和經驗?2月24日,在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人才新政30條”第二場政策解讀發布會上,哈爾濱新區黨工委委員,松北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萬炳睿回答了記者提問。他表示,新區堅持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在“引”上拓渠道、在“用”上搭載體、在“留”上優環境,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
欒楓說,市衛生健康委按照“省人才振興60條”和“市人才新政30條”,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全方位醫療保健服務,縱向擴展至各級公立醫院,橫向擴展至“候鳥”人才。哈市出臺了“六個優先”就醫診療服務,包括優先掛號、優先就診、優先檢查、優先繳費、優先取藥、優先安排住院,設立高層次人才接待處,由服務專員全程“一對一”陪同服務,選派副主任以上醫師接診;根據高層次人才就醫體檢情況建立紅、黃、綠三種類型健康檔案,區別情況進行指導,從綠色檔案的健康干預、黃色檔案的及時預防到紅色檔案的指導治療,最大程度地提供細致、周到、高效、便捷的醫療保健服務,最大限度地確保人才健康安全。
哈爾濱新區當前的一項重點人才工作就是建設國際人才社區。“選址為深哈產業園核心區,占地1.53平方公里。”萬炳睿說,國際人才社區將按照產業園區、居住社區、休閑商區等多種要素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集合體進行打造。建成后,國際人才社區將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在此找到認同感、歸屬感、成就感,通過相互間的交流、碰撞、共享,持續形成新的創新創業源頭。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新政“宇”論②
郭世軍:向人才要發展
劉建成:最高一次性獎勵500萬元 圍繞創新載體建設做強科技基礎
宋博巖:“人才新政30條”助力打造“創新引領之都”
龔英杰:優化人才安居服務 購房補貼、住房籌集雙向發力
2月23日上午,哈爾濱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哈爾濱市新聞發布廳召開“人才新政30條”第一場政策解讀發布會,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郭世軍從“人才新政30條”的制定出臺背景、主要內容及組織實施等方面作主旨發布。
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丨新政“宇”論①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承接落實《新時代龍江人才振興60條》,哈爾濱市制定出臺了“人才新政30條”。2月23日上午10時,市政府新聞辦將召開第一場政策解讀發布會,邀請市委組織部、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住建局相關領導出席做主旨發布和政策解讀。
2021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提出“八個堅持”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為新時代人才工作指明方向。去年,黨的二十大將人才工作提到與高質量發展并重的位置,對“教育、科技、人才”作出三位一體系統部署,把“充分發揮人才作為第一資源的作用”寫入黨章。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創新是第一動力。此次出臺人才新政,對于推動哈市建設“創新引領之都”,打造創新驅動引擎,有什么考慮?2月23日,在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人才新政30條”第一場政策解讀發布會上,市科學技術局局長宋博巖回答了記者提問。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哈爾濱市各類高等院所較多,科教優勢比較雄厚,哈市“人才新政30條”在推進產教融合和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有哪些主要舉措?2月23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人才新政30條”第一場政策解讀發布會,市科學技術局局長宋博巖回答了記者提問。
目前我市正在建設“先進制造之都”,此次出臺的人才新政在幫助企業引進和培養人才方面是否有所側重?企業本身會享受到哪些優惠?2月23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召開“人才新政30條”第一場政策解讀發布會,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劉建成就我市制定出臺“人才新政30條”相關政策答記者問。
住房問題是廣大青年人才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哈市對于減輕青年人才購房壓力有哪些措施?未來對于人才住房保障和安居服務,還有哪些規劃?2月23日,在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人才新政30條”第一場政策解讀發布會上,市住建局副局長龔英杰回答了記者提問。他表示,為吸引人口流入、支持合理住房需求、優化市場結構,解決人才在我市安家之憂,哈市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
H5|哈市《人才新政30條》①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城市競爭之本、動能轉換之要、創新活力之源。當前,哈爾濱正處于振興發展關鍵時期,打造“七大都市”時不我待,推動高質量發展重任在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渴求人才。助力數字經濟、生物經濟等新興產業“換道超車”,加速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等戰略性產業融合發展,推動食品、醫藥等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攻克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卡脖子”技術,激發冰雪經濟、創意設計產業的創新活力……每一個塑造發展新動能的著力點,每一個開辟發展新賽道的突破點,都需要人才資源的強大保障和堅實支撐......
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要求,發揮人才對驅動發展的核心作用,向選好用好各方面人才要發展,聚力打造吸引集聚人才平臺,為建設“六個龍江”、打造“七大都市”提供堅實人才支撐,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