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社區工作者管理辦法》印發,詳文來了↘
記者從市民政局了解到,為建立健全社區工作者管理機制,全面提升社區治理能力和水平,日前,經市委、市政府同意,哈爾濱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哈爾濱市社區工作者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主要包含社區工作者的范圍及工作職責、社區工作者任用、社區工作者待遇保障、社區工作者管理等主要內容。其中明確,全市社區工作者總量按照每萬城鎮常住人口擁有18名社區工作者核定,平均每250戶常住人口配備1名社區工作者。
規范管理模式,明確社區工作者七方面工作職責
社區是黨和政府聯系、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辦法》旨在通過進一步規范社區工作者管理模式,增強社區工作者安心崗位的信心,激發其主觀能動性和職業榮譽感,構建精準化、精細化、專業化、標準化的社區服務體系。”市民政局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處工作人員在向記者解讀《辦法》時表示。
《辦法》明確,社區工作者職責包含抓好基層黨建工作、依法組織居民開展自治活動、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依法協助基層人民政府或其他派出機關開展工作、依法依規組織開展有關監督活動、履行社區專職網格員職責、完成黨委、政府及其派出機關依法依規交辦的其他任務等7方面內容,為全面提升社區工作者工作能力和明晰工作職責提供了依據。
據介紹,《辦法》所稱社區工作者是指在城市社區黨組織、社區居民委員會、黨群服務中心專職從事社區黨建、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并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年齡段內全日制工作人員,社區工作者均為社區專職網格員。
“4+N”結構配備,社區工作者職數根據社區規模、管理幅度等因素確定
《辦法》明確,社區工作者按照“4+N”的結構配備,即4名社區“兩委”專職成員,包括社區黨組織書記、專職從事黨務工作副書記、社區居民委員會主任(一般由社區黨組織書記兼任)、2名專職副主任;“N”為若干名社區干事。根據有關法律法規,依法選舉產生或任命社區黨組織成員;依法選舉產生社區居民委員會成員。社區干事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原則,采取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的方式,按規定程序擇優聘用。社區工作者職數根據社區規模、管理幅度、居民構成和常住人口數量等因素,按照“總量控制、內部調劑、動態管理”的原則確定。
市民政局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處工作人員說,在社區工作者待遇保障上,《辦法》規范勞動用工,由各區、縣(市)民政部門統籌指導,社區工作者與街道(鄉鎮)簽訂勞動合同,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各區、縣(市)制定本轄區的社區工作者日常管理實施辦法和考核評定實施細則,社區工作者由街道(鄉鎮)實施日常管理。《辦法》同時明確規定退出社區工作者隊伍,依法解除勞動合同或民事勞務協議的情形。
6部分構成薪酬體系,9區社區工作者年終考核優秀最低工資達到4200元/月
據介紹,社區工作者薪酬體系由薪酬等級部分、工齡獎勵部分、職業津貼部分、學歷津貼部分、崗位績效部分和特殊表彰6部分組成。
在薪酬等級方面,薪酬等級由基礎報酬+等級報酬組成。9區基礎報酬為每月3500元。等級報酬正職崗位為每月800元,副職崗位為每月400元,普通崗位為每月200元。9縣(市)基礎報酬為每月3000元。等級報酬正職崗位為每月700元,副職崗位為每月400元,普通崗位為每月200元。
在工齡獎勵方面,明確工齡獎勵以在社區工作者崗位上的工作年限為基礎,以年度遞增形式,每年各崗位增加薪酬等級的1%。對從事社區工作滿10年的社區工作者,一次性獎勵500元;對從事社區工作滿20年的社區工作者,一次性獎勵1000元。
在職業津貼方面,對獲得社會工作職業資格的社區工作者給予職業津貼,助理社會工作師每月補貼200元,社會工作師每月補貼300元,高級社會工作師每月補貼500元,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則不重復享受。
在學歷津貼方面,博士研究生每月補貼400元,碩士研究生每月補貼200元,統招本科生每月補貼100元。
在崗位績效方面,以年終考核結果為依據,給予績效獎勵。9區考核結果優秀檔次的社區工作者一次性獎勵6000元;稱職檔次的一次性獎勵5000元;基本稱職檔次的一次性獎勵4000元;不稱職檔次的不給予崗位績效獎勵。9縣(市)考核結果優秀檔次的社區工作者一次性獎勵2000元;稱職檔次的一次性獎勵1500元;基本稱職檔次的一次性獎勵1000元;不稱職檔次的不給予崗位績效獎勵。
在特殊表彰方面,各區縣(市)根據工作需要,按照社區工作者總量的1%—3%評選優秀社區工作者,頒發榮譽證書,并一次性給予每人1000元獎勵。
以剛入職的社區干事為例,薪酬+等級為3700元/月,年終考核優秀績效平均為500元/月,工資待遇即為4200元/月,如果是統招本科生還享受每月津貼100元,持助理社會工作師證每月補貼200元,這樣工資待遇能夠達到4500元/月,隨工齡增長還會逐年提高。
據介紹,同時,社區工作者為管理類崗位,法定退休年齡女為55周歲,男為60周歲。社區工作者合同期內按照國家、省和市有關規定,辦理職工養老保險、職工醫療保險、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及住房公積金和企業年金。按照《勞動法》有關規定,享受帶薪休假。
哈爾濱日報記者 杜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