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重建進行時】“開學第一課”講啥?延壽四中講抗洪重建感人故事
“歡迎你們回‘家’!” 9月1日7時30分,伴隨著清晨的微風,延壽縣第四中學校的學生們邁步進入闊別了一個暑假的校園,校長和老師們列隊迎接孩子們,師生們擊掌打招呼,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跟隨學生們進入校園,操場地面很整潔,教學樓和綜合樓已粉刷一新,學校已重建了被洪水沖毀的圍墻,曾經專供畢業班使用的教學區暫時仍無法使用,學生們搬進了專為他們準備的新教學區。“9個畢業班440多名學生全部搬進了新教室,方便師生專心完成教學任務,迎接明年中考。”延壽縣第四中學校副校長吳金晶告訴記者,每年該校為方便畢業班學生學習生活,都會將畢業生安排到設在平房的教學區內。今年因為受洪水侵襲,平房教學區損毀,暫時沒有辦法繼續使用。為了保障畢業班學生如期返校開學,學校向縣教育局申請,決定將綜合樓的實驗室臨時改成畢業班教室,全校教職工、學生家長和志愿者們一起行動,從8月7日開始,用了20多天時間將新教室打掃和消殺了三四遍,保障環境和消殺標準完全符合開學條件,大家才安了心。
“教室是新的,桌椅板凳都是嶄新的,還有全新的電子黑板,能在這樣的環境里學習,我特別開心。”九年九班學生馬赫說,當時他看到學校被洪水襲擊,心里特別著急。洪水退去,他就隨父母來學校幫忙,他與小伙伴們不期而遇,大家一起努力,清掃垃圾、搬運物品,一點一點將新教室布置完,內心充滿了成就感。
“以往的開學第一課,我們一般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禮儀教育,今年學校災后重建,我們調整了課程內容,全校師生一起上了一堂以抗洪重建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吳金晶說,為了講好“開學第一課”,全校老師都做了充分準備,以此次抗洪重建中發生的感人事跡為內容,通過回顧讓同學們明白,這安全整潔的校園來之不易,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同時,也對學生們進行了安全和防護方面的教育,提高學生們災后飲食和出行安全意識。
記者從延壽縣教育局了解到,為保障新學期如期安全開學,延壽縣第四中學校在設施建設、課程設置、心理輔導等方面均進行了相應調整,同時開展清淤、消殺及排查整治工作,推進校園加快恢復重建。學校還將此次防汛救災和災后重建經驗融入到教學中,并要求教職員工提前到崗,開展教師實訓活動以及準備“開學第一課”等,盡力為學生提供一個溫馨、高質量的教學環境。目前,全縣包括“四中”在內的29所中小學校已全部順利開學。
曹群 哈爾濱日報記者 張大星 文/攝/視頻拍攝